近年来,赡养案件节节攀升。每当看到那些手拄拐杖、歩屡蹒跚、目光茫然来到法院寻求法律援助的老人,都会令我感到心碎。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尚知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那么作为主宰世界的人类,更应该懂得这样浅显的道理。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想自己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为子女营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却忽视了对父母的亲情。你瞧,我在执行中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件事,听我给你娓娓道来。
在八一林场协助执行一起赡养纠纷案件时,被执行人在接到执行通知书后,拒不执行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我们向其告知,如再不履行法定义务,就对你们夫妻二人采取强制措施。被执行人的妻子讲述不给赡养费的理由是:“婆婆曾改嫁,已有多年没有往来,还讲述其婆婆曾经因索要赡养费将其家的饭锅砸漏”。被执行人越说情绪越激动,浑身颤抖,可以看出双方的矛盾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达到非常尖锐的程度。此时我起身为被执行人倒了一杯热水,端到她面前,劝其稳定情绪。待对方的情绪稍有平缓,马上做她的思想工作,劝解其做一次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老人,长期得不到子女的关心照顾,甚至不能按时拿到赡养费,我们又会做何感想?屈屈百元赡养费对于老人来讲,只是杯水车薪,未必能够解决老人的日常开销,但这一点钱却能够维系母子亲情,借此,儿女能常回家看看,让老人感受到子女对她的牵挂与思念,增进母子亲情。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在履行赡养老人的法定义务,同时也是给自己的子女做榜样,让子女从小就感受到一个和睦家庭的氛围,教会他们应该如何对待和孝敬老人,这是一种榜样力量,对下一代会产生深远影响和教育意义,如果你们夫妻二人到老年的时候,你们的子女效访你们的做法,只顾忙自己的事业和家庭而冷落你们的时候,你们也会感到伤心和不满。你们含辛茹苦、倾其所有把儿女养大成人,我相信你们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局,你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她才多次改嫁,但老人既然回到你们的身边,是老人感觉无论走到哪里,都感觉不如在自己的子女身边生活的踏实。俗话说养儿防老、落叶归根,这是人之常情,不管老人改嫁与否,都不能改变她是你亲生母亲这种血缘关系的事实,既然老人回来了,我们就要尊重老人的选择。通过春风般的话语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教,二位被执行人听后,低头垂泪,良久不语。沉思片刻后,被执行人擦干脸上的泪水说:“人到晚年不容易,只怪我没有站在母亲的立场考虑问题,对老母亲的关心不够,伤了母亲的心”。 二被执行人表示要主动将赡养费送到母亲手中。我们同被执行人给老人送赡养费时,说明来意后,老人家老泪纵横,说:“感谢各位法官做通我儿子和儿媳的思想工作,今后我老来有靠了,我过去处事也有不当之处,希望儿子儿媳能谅解”。老人话语刚落,儿子儿媳双跪地,扑向了母亲的怀抱,娘三紧紧相拥在一起,失声痛哭,一切不快在泪水中消融。虽然没有过多的语言,但我觉得此处无声胜有声。此举令在场的每名法官都感到十分的心慰,真是不虚此行啊!此次执行可谓是一次破冰之旅,唤醒了沉封多年的母子情、婆媳情,解冻了一对母子、一对婆媳多年的积怨,最终达到了化解矛盾,平息争纷的目的。
我想,我们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分别处在不同的位置、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或是为人父母,或是为人夫妻,或是为人子女,每一个角色都需要我们呵护与善待,真心付出情与爱,要学会善待他人,才能得到心灵的平静,学会孝敬老人,才能得到灵魂的安宁。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世代相传,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社会的认可,只有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和睦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们要弘扬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美德,摒弃自私自利不奉养老人的行为,做一个对家庭和社会有责任感的人,这样才能使人生更加灿烂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