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调解故事丨 法官温情化解纠纷 友谊之桥重筑于心

  发布时间:2024-11-01 18:16:18



在浩瀚的法律海洋中,总有一些故事温暖人心,展现了法律不仅是冰冷的条文,更是维护社会和谐、促进人际理解的桥梁。近日,诺敏河人民法院沾河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因共同投资引发的借贷纠纷案件,不仅解决了双方的经济矛盾,更让一对昔日好友重归于好。

    高某与孙某共同投资购买一条河流用于生产经营。初期双方合作无间,共绘蓝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却发生了变化,高某因种种原因未能深度参与,孙某独自承担起经营重任。高某遂与孙某协商,希望收回部分投资,孙某虽同意退款并出具欠条,却迟迟未履行。高某无奈之下,只得诉诸法院。

   为便于更好看管河流,孙某居住在山上,通讯不便,而且孙某不配合工作,时常不接电话,给送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面对这一难题,办案法官闫文玲积极应对,委托林场杨长与林场派出所协助送达,确保了法律程序的顺利进行。

   开庭之日,法庭内气氛紧张,双方各执一词,尤其是孙某,对欠款一事显得颇为抵触,她坚称:“我没有欠她(高某)钱,那条河很长时间都是我一个人在管,我付出了很多。我没那么多钱给她,她让我写(签字),我就写了”。

   高某:“我只想要回我投资的那部分钱,多的我也不要。我们多年的友情不容易,如果你现在没有钱,分期给我我也可以接受。”

   面对这样的局面,法官没有急于下判,而是耐心倾听双方的声音。她与孙某解释道:“从法律层面讲,河流的所有权已经转让给你,高某撤回投资,你也同意。但当时你手里没有多余的钱,才出具了欠条,那么这张欠条就是你应承担的债务。我们都理解你的难处。高某也考虑到你们之间多年的友情,她刚才提出的分期给付你看看能不能接受。”经过法官的细致分析,孙某逐渐冷静下来,开始正视问题。此时,闫文玲法官又从从律、情理多个角度出发,耐心解释法律规定,同时也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难处。最终,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孙某同意按照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欠款,同时也向高某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此次调解,不仅让两位当事人解决了经济上的纠纷,更重拾了往日的友情。他们由衷说道:“真的是谢谢你闫法官,我们两家多少年的关系了,就因为这点小事,好多年都不来往,成仇人了,要不是您在这耐心调解,我们这是绝对解不开这个扣(心结)!”

   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力量和温度,更彰显了法官以人为本、司法为民的情怀。他告诉我们:在法律的框架下,只要我们用心沟通、相互理解、真诚相待,再大的矛盾也能找到化解的钥匙。让我们携手共建和谐社会,让法律的光辉照亮每一个角落。

责任编辑:田百禾    

文章出处:沾河人民法庭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