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信任是珍贵的纽带,然而有时也会遭遇考验。近日,我院处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
吕某和陈某原本是朋友,基于这份信任,吕某将三万元借给了陈某,并约定一个月内归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某仅陆续归还了一万五千元,剩余的款项逾期一年多仍未偿还。祸不单行,陈某后来因故入狱,使得还款事宜变得更加遥遥无期。而吕某家境贫困,仅靠打工维持生计,这未还的借款对他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他哭诉着朋友对自己信任的背叛,满心无奈与委屈。
为了化解这一纠纷,承办法官不辞辛劳,前往监区找到陈某。法官向陈某耐心说明情况,表达了对他现状的理解,同时也强调了吕某如今生活的困难。法官动之以情,希望陈某能够念及昔日友情,帮助这位陷入困境的朋友解决欠款问题。在法官的调解下,陈某终于有所触动,最终与吕某达成和解,承诺在限期内还清欠款。
当吕某拿到调解书的那一刻,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泪水里有对法官的感激,有对朋友回心转意的欣慰,更有压在心头的巨石终于落地的轻松。这起案件的圆满解决,体现了法院法官公正且人性化的办案理念,让法律不仅有力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