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诺敏河人民法院开展了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深入辖区广场、商户、超市、农贸市场等场所,通过发放普法资料、面对面宣讲等形式,为商户和消费者送上实用的“法律锦囊”,切实帮助大家增强法律意识,维护自身权益,守护消费“烟火气”。
送法上门,普法宣传入民心
3月13日,诺敏河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干警走进绥棱林业局广场及周边门市商户,开展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干警们热情满满地向过往群众发放精心制作的宣传材料,内容涵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典》中与消费相关的法律条文解读,并结合常见消费陷阱案例进行剖析。干警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群众普及消费维权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身权益。
一位正在翻阅宣传单的阿姨笑着说:“这些资料真管用!以前遇到消费纠纷都不知道怎么办,现在有了这些法律知识,心里踏实多了。”
与此同时,诺敏河人民法院沾河人民法庭的干警们也深入辖区超市、商店、农贸市场等经营场所,开展“法治护航消费”主题宣传活动。干警们分成多个小组,逐一走访商户,向经营者发放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指南》宣传单,重点围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了“商品明码标价”“七日无理由退货”“三包责任”等条款的具体含义。针对农村商铺中常见的“三无产品”“过期食品”“计量器具不规范”等问题,干警们设计了“法律风险提示”专栏,并结合真实案例详细讲解了违法行为的后果,引导商户自查整改,倡导诚信经营。
一位农贸市场的摊主在听完干警的讲解后感慨道:“以前对这些法律条款不太了解,今天听了法官的解释,才知道经营中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以后一定会更加注意,确保商品质量,绝不再卖过期食品。”
精准普法,筑牢权益“防护网”
为了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维权流程,宣传单特别以“一图读懂维权流程”的形式,清晰标注了消费者投诉举报的渠道和步骤。干警们还同步向购物群众普及了选购商品的注意事项,提醒大家在购物时要留存好购物小票、商品标签等维权证据,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维权。活动现场,干警们耐心解答了群众提出的“如何识别虚假促销”“遇到质量问题如何索赔”等疑问,帮助大家提升防范意识。
一家便利店的店主表示:“法官上门讲解法律条款,让我们清楚知道经营中哪些‘红线’不能碰。以后进货时一定会严格把关,确保商品质量,绝不让消费者买到不合格的产品。”
重点群体:贴心服务,精准普法
针对老年人、青少年等重点群体,干警们还进行了“一对一”耐心讲解。面对老年群体,干警们着重提醒他们警惕保健品推销、养老诈骗等消费骗局,并教他们如何识别虚假宣传和不良商家的套路。一位老大爷听完讲解后感慨道:“以前总觉得保健品能治病,今天才知道很多都是骗人的,以后可得留个心眼儿!”
对于青少年群体,干警们则围绕网络购物、网络游戏充值等常见消费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位中学生听完后表示:“以前玩游戏时总忍不住充值,今天听了法官的讲解,才知道要理性消费,不能乱花钱。”
此次活动,诺敏河人民法院累计发放宣传单2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00余人次。一位前来咨询的大爷激动地说:“平常买东西遇到问题,都不知道找谁、怎么找。今天听了你们的讲解,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样的活动真贴心!”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许多群众纷纷表示,希望法院能够多举办类似的活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
下一步,诺敏河人民法院将继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加大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的审理力度,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法院还将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等单位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切实守护好群众的“烟火气”,让群众“买得安心、用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