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法官一次次上门做工作,我这血汗钱肯定要不回来了!”于某紧握法官双手,声音哽咽,“其实我和陈哥二十多年的交情,实在不想闹到这地步……”
躺在病床上的陈某艰难地支起身子:“法官同志,我这病来得突然……于老弟的货款,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一定还上!”
2022年1月,陈某以种地资金不足为由,在于某处赊购农资共计12,578元,约定2023年4月前还清。“当时陈哥说秋收后就还钱,我看是老邻居就答应了。”于某回忆道。然而到期后,陈某因突发脑出血丧失劳动能力,还款一事就此搁置。“我去要过七八次,陈哥总说再缓缓。”于某无奈地说,“后来连电话都不接了,我只能起诉。”
案件受理后,法庭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沟通了解到,被告陈某因脑出血在家休养,行动不便。考虑到特殊群体的司法需求,法官秉持“如我在诉”理念,携书记员前往陈某家中开展调解工作。“法官同志,我不是不想还钱。”躺在病床上的陈某声音哽咽,“去年脑出血后一直没法干活,家里确实困难。但于老弟这些年没少帮我,这钱我一定想办法还上!”法官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并分析案情后认为:该案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标的额较小,且双方当事人是多年朋友。若直接判决,可能影响双方感情,加之双方均有调解意愿,遂积极组织调解。法官耐心听取双方意见,了解具体诉求,通过细致沟通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寓情于理、融情于法。经过三小时调解,陈某儿子主动提出:“我用工资卡担保!”“法官,要是陈哥真困难,利息我可以不要!”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免除利息,分六期偿还本金,首期支付2000元。
此次上门调解不仅成功化解了矛盾,更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下一步,诺敏河人民法院将继续秉持“如我在诉”的工作理念,主动延伸司法服务,积极探索高效调解新路径,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以司法温情守护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