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铲除不平方太平”,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来的呐喊,标致着人们渴望公平正义的历史有多么的悠久。在中国的历史上从不乏见义勇为、侠肝义胆的英雄豪杰、绿林好汉、仁人志士,他们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保护普通的平民百姓、为了维护祖国的完整和民族的尊严,用自己鲜血和生命演义出一幕又一幕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谱写出一曲曲气吞山河、波澜壮阔、振聋发聩的绚丽诗章。世人对那些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英雄事迹世代相传,铭记心间,永世不忘。用这些英雄事迹激励着人们去为美好的理想、为正义的事业去拼搏、去抗争、去奋斗,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匡扶正义的民族形象、民族精神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坚定决心和强烈愿望,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人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团结在一起,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使我们这个饱经风霜、历尽坎坷的伟大民族经久不衰、千载不朽,至今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依然唤发着勃勃生机。翻开中国的历史,你会发现,那是一部呼唤和追求公平正义的历史,是为公平正义奋斗不息的历史。
时至今日,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中国已今非昔比,经济发达,社会文明,国富民强。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凸显,有失公允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人们仍然强烈的渴望和呼唤社会和司法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民心、是民声、是民愿,是人类社会追求和谐稳定的平衡点,更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那“铲除不平方太平”的历史使命和重大的社会责任神圣地落在了我们新时期人民法官的肩上。现在时代变了、社会变了、环境变了、物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水平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改变,但人们追求公平正义的信念丝毫没有变,而且有增无减。从网络博文的支言片语,在大众论谈的字里行间,都可见一斑。每当有矛盾纠纷和各类案件出现,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聚焦到人民法院。法院是人们讨回正义和公道的希望,是维护人民权利和利益的最后防线。人民法院也经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的考验,案件审理的是否公平就必然成为人民法院的生死线,我们把公平正义理解为法院工作的生命和灵魂就是这么简单。维护公平正义、惩恶扬善是人民法院的工作目标,也是人民的意愿。做为人民的法官,不要把审理的案件看得如此的一般,因为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使命,也凝聚着亿万人民的祈盼。我们要不辱使命,牢记职责,公平公正的审理好每一起案件,让心中的天平永不偏,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让我们审理的每一起案都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